南京科进OSTEOKJ3000S超声骨密度仪保持了系列产品的设计,配置将测量、显示、打印功能高度集成,不需要外部设备即可独立使用;配合经过优化的操作软件让医护人员快速上手,仅需数个步骤,即可获得可靠的检测结果和报告。
骨质疏松症有很多危险因素,有些是无法改变的,称为固有因素。有些是可以改变的,为非固有因素。凡是存在固有因素和/或非固有因素的人群,都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骨质疏松症筛查。
1.固有因素
(1)人种:白种人和黄种人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高于黑种人。
(2)老龄:年龄越大,骨破坏越快。
(3)女性绝经:雌激素缺乏,极大加速骨的丢失。
(4)母系家族史(尤其髋部骨折家族史):孕妇若患有骨质疏松症,其女儿更容易发生。
2.非固有因素
营养因素:钙、磷、蛋白质是构成骨骼的主要物质,体内钙、磷缺乏以及蛋白质摄入不足或过量是造成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营养因素。
1)长期低钙饮食:钙的缺乏是产生骨质疏松症的根本原因。若饮食单调或结构不合理,摄入钙不足,或吸收不良,骨组织从骨骼吸收出钙,释放到血液,以维持血清钙水平的稳定,沉积量减少,可导致的缺乏。每天摄钙少于600 mg者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2)饮食中磷缺乏:磷是骨质无机成分中仅次于钙的第二大元素,磷与钙一起参与骨代谢,骨质形成需要磷。若某些引起肠道磷吸收障碍,或饮食中磷缺乏造成磷代谢异常,则可发生骨质疏松症。
3)蛋白质摄入不足或过量:蛋白质是骨骼有机质的主要成分,形成骨骼内支架。长期膳食蛋白质供给不足(偏食、不合理节食)或某些引起蛋白质消化吸收不良、合成障碍及分解过度,造成骨基质蛋白质合成不足,新骨生成落后,若同时伴有钙缺乏,会加快出现骨质疏松症。高蛋白饮食,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质,会增加尿液中钙的排泄量,且高蛋白食物通常磷含量高,促进甲状旁腺分泌增加,引起钙流失,继而导致骨质疏松症。
4)维生素摄入不足:维生素D能增加肠道吸收钙和磷酸盐,促进骨形成和骨矿化,对骨细胞有直接作用。饮食中维生素D缺乏,易发生骨质疏松症。维生素C缺乏,可使骨基质合成减少。维生素K缺乏可影响素的羧化,加速骨量丢失。
5)高钠饮食:钠是食盐的主要成分,肾脏每天将使用过的钠随尿液排出体外,而钙也会同时耗损,人体需排泄的钠越多,钙的消耗也就越大。高钠饮食会加速骨质的耗蚀,使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增加。
3、生活方式
1)过量饮酒:长期过量饮酒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之一。欧洲骨质疏松症防治指南建议,若饮酒,酒精摄入量不应超过30 g/d。酗酒者降钙素分泌被抑制,骨代谢降低。研究表明,若长期酒精摄入量≥180 g/d会导致严重骨质疏松症。
2)咖啡、茶摄入过多:咖啡因能降低肠道对钙的吸收,降低骨质对钙盐的亲和力,抑制骨质对钙盐的摄取。咖啡因摄入过多,可使尿钙及内源性粪钙丢失,骨吸收增加。因此,咖啡因的摄入量应每天小于400 mg。茶叶中含有咖啡因,长期饮用浓茶明显抑制钙在消化道的吸收,增加尿钙的排出,使机体缺钙而诱发流失,继而引发骨质疏松症。每天茶叶用量宜控制在5~10 g。
3)吸烟:吸烟可影响肠钙吸收和干扰人体激素代谢(性激素、雌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从而引起骨量下降。有研究发现吸烟者骨量丢失率为非吸烟者的1.5~2倍,特别是绝经后妇女若戒烟对骨质疏松检查有正面意义。故长期吸烟可促进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4)日光照射:晒太阳即户外活动时,接受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使皮肤产生维生素D,使摄入的钙更有效地吸收,有利于的沉积。
(3)运动因素:骨质疏松症和运动有密切的关系。从事脑力活动、缺乏锻炼或长期卧床,四肢及躯干运动量明显下降,肌肉收缩量减少,对骨的刺激减少或消失,骨吸收超过骨形成,骨量减少,继而导致骨质疏松症。
(4)其他因素:低体重(体型较小或纤瘦者一般骨量低);性激素水平低下,如各种原因导致的停经、先天性雌激素或低睾酮分泌;长期服用类固醇激素、利尿药、抗凝药、化学检查药物、抗癫痫药等,均可影响钙、磷代谢或钙的吸收、排泄,引发骨质疏松。
5、骨质疏松案例
【案例】常女士,53岁。因腰背疼痛,酸胀感,伴小腿抽筋、双腿乏力,长时间站立或劳累后加重而就医。检查为“骨质疏松症”。她具有哪些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呢?
常女士平时为高脂肪高盐饮食,饮食中钙含量约500 mg/d,未常规服用钙剂和维生素D。停经4年,近期烦躁易怒。为办公室行政人员,不喜运动,日晒不足15 min/d。体格检查:身高165cm,体重50 kg, BMI 18.4 kg/m2(低体重)。这些都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常女士为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应进行骨质疏松症筛查。